在现代电力系统与工业控制领域,安全、精确地监测与控制电流是至关重要的。其中,ct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测量工具,更是连接高压大电流回路与低压测量、保护装置之间的安全桥梁。本文将深入探讨ct电流互感器的各个方面,从其基本原理到实际应用,再到选型与维护,力求提供一个全面而具体的解析。

一、ct电流互感器:是什么与如何工作?

1.1 ct电流互感器是什么?

ct电流互感器是一种特殊的变压器,其主要功能是将一次侧的大电流按精确的比例转换为二次侧的标准小电流,通常为5A或1A。它通过磁耦合作用,实现对一次回路高电压、大电流的隔离,同时为测量仪表、计量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提供安全、准确的电流信号。

它的工作特点是一次绕组(Primary Winding)串联在被测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就是被测电流;二次绕组(Secondary Winding)则连接着各种低阻抗的测量或保护设备。

1.2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ct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一次侧绕组通入被测电流I₁时,会在其铁心中产生一个交变磁通Φ。这个磁通在二次侧绕组中感应出电动势,并在闭合的二次回路中产生二次电流I₂。理想情况下,一次电流I₁与二次电流I₂的比值(即变比K)约等于二次绕组匝数N₂与一次绕组匝数N₁的比值(K ≈ N₂/N₁),即I₁/I₂ ≈ N₂/N₁。通过这一比例转换,我们就能安全地测量和利用一次侧的大电流信息。

与普通电压互感器不同,电流互感器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近似于短路工作,即二次侧阻抗极小,二次电流大小主要由一次电流决定,而不是由二次电压决定。

1.3 它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1. 铁心: 通常由高导磁率的硅钢片叠压或卷绕而成,呈环形或矩形,用以增强磁耦合,减少磁通泄漏。铁心的质量直接影响互感器的准确度。
  2. 一次绕组: 匝数较少,通常为1匝、2匝或几匝,导线截面积较大,以承受高电流并通过。它串联在被测主电路中。
  3. 二次绕组: 匝数较多,导线截面积较小,缠绕在铁心上,连接测量仪表、计量装置或继电保护装置。
  4. 绝缘: 包括匝间绝缘、层间绝缘、对外壳绝缘等,确保一次侧高电压与二次侧低电压之间的安全隔离,通常采用环氧树脂浇注、油浸纸或SF₆气体等介质。
  5. 引线端子和接线盒: 用于连接一次侧和二次侧的外部电路。二次侧通常设有短路端子或开关,用于在更换或检修仪表时短接二次回路。
  6. 外壳: 提供机械保护和环境防护。

1.4 CT的分类有哪些?

  • 按用途分类:

    • 测量用CT(计量级): 要求在正常工作电流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主要用于连接电能表、电流表等测量仪表。例如,0.2S、0.5、1.0等准确度等级。
    • 保护用CT(保护级): 要求在系统发生短路等故障时,能在大电流下保持一定的准确度,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可靠动作。例如,5P、10P等准确度等级,通常还需指明准确限值系数,如5P10、10P20。
    • 特殊用CT: 如用于差动保护的CT(要求良好的暂态特性)、用于直流分量测量的CT等。
  • 按结构分类:

    • 穿心式CT: 一次绕组为直接穿过CT铁心孔洞的主母线或电缆,无单独的一次绕组。结构简单、绝缘可靠。
    • 支柱式CT: 形似绝缘支柱,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均内置,一次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 套管式CT: 套在变压器或断路器的绝缘套管上。
    • 母线式CT: 直接安装在母线排上,一次绕组为母线。
    • 组合式CT: 与电压互感器组合为一体,称为组合式互感器(GIS系统常用)。
  • 按绝缘介质分类:

    • 干式CT: 采用固体绝缘材料(如环氧树脂)浇注。
    • 油浸式CT: 内部填充绝缘油。
    • SF₆气体绝缘式CT: 内部填充SF₆气体作为绝缘介质。

二、为什么需要ct电流互感器?

2.1 为什么需要使用CT电流互感器?

在电力系统中,电流的量级从几安培到数万安培不等,电压更是高达几百千伏。如果没有电流互感器,直接测量和利用这些大电流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1. 安全隔离: 高压大电流直接接入测量或保护设备,将对操作人员和设备本身构成严重威胁。CT通过二次绕组与一次回路的电隔离,将高电压隔离在一次侧,确保二次回路的低电压安全。
  2. 标准化与兼容性: 测量仪表和继电保护装置通常设计为接收5A或1A的标准小电流信号。CT将不同量级的大电流统一转换为标准小电流,使得仪表和保护装置可以标准化生产和互换,极大地简化了系统设计和维护。
  3. 扩大测量范围: 普通的电流表和继电器无法直接承受并测量数千安培甚至上万安培的电流。CT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案,将大电流按比例缩小,使其可以在普通仪表的可测量范围内进行处理。
  4. 高精度与稳定性: CT设计精良,能够在较宽的电流范围内保持较高的测量精度,特别是在满足国标要求的负载条件下。这对于电能计量和精确保护动作至关重要。

2.2 使用CT有什么主要优点?

  • 高安全性: 将高压回路与低压回路隔离,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
  • 标准化: 统一二次电流等级,简化设备选型和维护。
  • 测量范围广: 能够将极宽范围的电流转换为易于处理的小电流。
  • 可靠性高: 结构坚固,维护量小,寿命长。
  • 成本效益: 相较于直接制造能够承受大电流的测量设备,CT的方案更为经济。

2.3 为什么CT一次侧匝数通常只有一匝?

CT的一次侧绕组串联在被测主回路中,其自身阻抗会增加主回路的损耗。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自身在主回路中产生的电压降和功率损耗,一次绕组通常采用截面积很大的导线(如主母线或高压电缆直接穿过),并尽可能地减少匝数,常常设计为一匝。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一次绕组的电阻和电抗,确保CT对主回路的影响最小化。

2.4 为什么CT二次侧不允许开路?

严重警告:ct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绝对不允许开路运行! 这是操作和维护中的铁律,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1. 产生危险高压: 当CT二次侧开路时,一次侧电流(作为励磁电流)将不再产生与二次电流对应的去磁效应。一次电流产生的全部磁通都将通过铁心,导致铁心严重饱和。在交流磁场作用下,二次绕组将感应出极高的电动势,其峰值电压可达数千伏甚至上万伏,足以击穿二次回路的绝缘,甚至对接触人员造成致命电击。
  2. 铁心过热和烧毁: 铁心严重饱和会导致涡流和磁滞损耗急剧增加,产生大量热量,可能导致铁心温度急剧升高,烧毁绕组绝缘,最终使CT损坏报废。
  3. 损坏测量和保护设备: 高压反窜可能导致连接在二次侧的测量仪表、继电器线圈、保护装置的电子元件损坏。
  4. 影响一次回路安全: 虽然不直接影响一次回路电流,但CT的损坏可能引发连锁故障,对电力系统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

因此,在CT二次回路接线、更换仪表或进行任何操作时,都必须先将CT二次侧可靠短接,确保二次回路始终有电流通路。

三、ct电流互感器的应用场景与安装位置

3.1 ct电流互感器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或设备中?

ct电流互感器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涵盖了电力生产、输送、分配和利用的各个环节:

  • 电力系统:
    • 发电厂: 监测发电机出口电流,用于发电机保护和发电机参数监测。
    • 变电站: 监测变压器高低压侧电流、母线电流、出线线路电流,用于变压器保护(如差动保护)、母线保护、线路保护(如过流、短路保护)和电能计量。
    • 输电线路: 分布在沿线枢纽变电站,用于监测线路负荷和故障电流。
    • 配电站/配电房: 监测配电回路电流,用于馈线保护和用户电能计量。
  • 工业控制系统:
    • 大型电机控制: 监测电机运行电流,实现过载、短路保护。
    • 工业配电柜: 监测各回路电流,实现配电保护和故障诊断。
    • 自动化生产线: 作为电流传感器,提供电流信号给PLC/DCS系统。
  • 商业与民用建筑:
    • 电能计量: 大中型建筑的总进线或重要负荷回路,用于精确计量电能消耗。
    • 配电系统: 监测各楼层或区域的电流,实现局部过载保护。
  • 新能源领域:
    • 风力/光伏电站: 监测发电设备的输出电流,用于发电量计量和并网保护。

3.2 在电力系统中,它们通常安装在什么位置?

在电力系统中,CT的安装位置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满足测量和保护的需求:

  • 发电机出口处: 用于监测发电机运行电流,配合发电机主保护。
  • 变压器的高压侧和低压侧: 用于监测变压器负荷电流,并提供差动保护电流信号。通常是三相各一台或多台。
  • 母线出线回路: 在各馈线或线路引出母线的接口处,监测线路电流。
  • 母线回路: 用于母线保护(如母线差动保护)。
  • 断路器两侧或断路器内部: 提供电流信号给断路器的保护单元,实现快速故障切除。
  • 隔离刀闸(或隔离开关)附近: 有些高压CT会与隔离开关或断路器组合安装。

安装时,CT一次侧应与被测主回路可靠串联,二次侧通过屏蔽电缆连接至控制室的仪表盘或保护屏,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为了便于维护和更换,通常会预留足够的安装空间。

四、如何选择与理解ct电流互感器参数?

4.1 如何选择CT的变比?

选择合适的CT变比是确保测量和保护准确性的关键。主要依据以下因素:

  1. 一次额定电流 (I₁n): 应根据被测回路的最大长期工作电流来确定。通常选择略大于回路最大正常负荷电流的CT,并留有一定裕度以应对负荷波动或未来增长。常见的额定一次电流有50A、100A、200A、400A、600A、800A、1000A、1500A、2000A等。
  2. 二次额定电流 (I₂n): 这是CT二次侧输出的标准电流。国际上和我国普遍采用5A和1A。在大多数情况下,选用5A作为二次额定电流;当传输距离较远(例如从变电站到控制室超过100米)或对精度有较高要求时,为了减少线路损耗和压降,可能会选择1A作为二次额定电流。
  3. 变比 (K): 变比就是一次额定电流与二次额定电流之比,即 K = I₁n / I₂n。例如,一个变比为400/5A的CT,意味着当一次侧通过400A电流时,二次侧输出5A电流。

选择原则: 确保一次额定电流能够覆盖被测回路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并能适应短时过载;二次额定电流与后续仪表或保护装置的输入额定电流匹配。

4.2 CT的准确度等级有哪些?这些等级代表什么?

CT的准确度等级反映了其测量误差的大小,分为测量级和保护级两大类。

  • 测量级(Metering Class):

    • 等级: 0.1、0.2、0.2S、0.5、0.5S、1.0、3.0等。
    • 含义: 这些数字表示在额定频率、额定二次负载和指定一次电流范围内,CT的电流误差(比差)和角差(相角差)的上限。例如,0.2级CT意味着在20%~120%额定一次电流范围内,其电流误差不超过±0.2%,角差不超过±10分钟。其中,带有”S”后缀的(如0.2S、0.5S)表示在较低电流(例如1%~120%额定电流)范围内也能保持较高准确度的特殊计量级CT,常用于精密电能计量。
    • 应用: 主要用于连接电能表、电流表等需要精确测量电流的设备。等级数字越小,精度越高。
  • 保护级(Protection Class):

    • 等级: 5P、10P等。这些等级通常还带有“准确限值系数”(Accuracy Limit Factor),如5P10、10P20。
    • 含义:
      • 等级(5P, 10P): 指在额定一次电流通过时,其复合误差(电流误差与角差的综合)的百分比上限。5P表示在准确限值系数乘以额定一次电流时,复合误差不超过±5%。
      • 准确限值系数(10, 20): 表示CT能够保持规定准确度的最大一次电流倍数。例如,5P10表示该CT在一次电流达到其额定电流的10倍时,复合误差不超过±5%。这对于在短路故障大电流下仍能准确提供电流信号以触发保护动作至关重要。
    • 应用: 主要用于连接继电保护装置,要求在正常运行和故障大电流时都能可靠工作,提供准确的故障电流信号。
  • 特殊保护级:

    • TPZ、TPY、TPS: 这些是根据IEC标准定义的用于暂态保护的CT,其特性考虑了暂态电流(如直流分量)的影响,以确保在故障瞬间仍能准确反映电流波形,防止铁心饱和过早,从而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4.3 CT的额定二次电流通常是多少?

如前所述,CT的额定二次电流主要有两种标准:5A1A

  • 5A: 是最常用的标准,适用于大多数中短距离的测量和保护回路。它能提供足够的信号强度,同时避免过大的线路损耗。
  • 1A: 主要用于两种情况:
    • 长距离传输: 当CT与二次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时(例如数百米),使用1A电流可以显著减小连接导线的截面积和损耗,降低成本。
    • 高精度要求: 在某些需要更高精度的应用中,1A回路可以减少仪表内部的热效应,有时能获得更好的性能。

4.4 CT的容量(VA)如何理解和选择?

CT的额定容量(Burden,单位为VA,伏安)是指在额定二次电流下,二次绕组能够提供给外部负载的最大视在功率,同时仍能保持在规定的准确度等级内。

  • 理解:
    • 它表示CT“带负载”的能力。这个负载包括连接到二次回路的所有仪表、继电器线圈、以及连接导线的阻抗所消耗的功率。
    • 如果二次回路的总负载视在功率超过了CT的额定容量,那么CT就不能保证其标称的准确度等级,误差会显著增大。
  • 选择原则:
    • 计算总负载: 仔细核算二次回路中所有设备(如电流表、电能表、继电器线圈、导线等)的额定功率消耗(VA)或阻抗(Ω)。
    • 裕度: CT的额定容量应大于或等于二次回路所有连接设备的总视在功率之和,并建议留有10%~20%的裕度。
    • 容量不足的后果: 互感器铁心可能过早饱和,导致测量误差增大,甚至无法正常工作。保护用CT在故障大电流时可能饱和,造成保护拒动或误动作。
    • 容量过大的后果: 容量过大的CT通常成本较高。而且,在二次回路负载很轻时(远低于额定容量),有些CT的误差特性可能反而会变差,因此并非容量越大越好,而是要选择“匹配”的容量。

五、ct电流互感器的正确安装与日常维护

5.1 如何正确安装CT电流互感器?

正确的安装是确保CT长期稳定、准确运行的基础。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1. 位置选择: 确保安装位置通风良好,远离高热源、强磁场干扰源以及可能引起振动的设备。对于户外型CT,应考虑防雨、防尘、防晒。
  2. 极性接线:
    • CT本体上通常会清晰标注一次侧P1、P2和二次侧S1、S2端子。P1通常为一次侧的首端(接入电源侧),S1为二次侧的首端(连接测量或保护设备的进线端)。
    • 严格按照极性接线。 如果极性接反,将导致测量误差(如电能反向计量)或保护装置(如差动保护)误动作。对于三相系统,三台CT的极性必须保持一致。
  3. 二次侧接地:
    • 强制要求:CT的二次侧必须有一点可靠接地。 通常将二次侧的S2端子或某个公共端子进行接地。
    • 目的: 主要是为了人身和设备安全。如果一次侧绝缘意外击穿,高压可能窜入二次回路。通过接地,可以将二次回路的电位钳制在接近地电位,防止高压危及操作人员和低压设备。
  4. 紧固与绝缘:
    • 机械固定: 将CT本体牢固地安装在支架或柜体内,防止因振动或外力导致松动或损坏。
    • 电气连接: 一次侧和二次侧的接线端子应紧固可靠,接触良好,无松动、氧化、过热现象。
    • 绝缘处理: 对所有接线点和裸露导电部分进行充分绝缘处理,避免短路或接地故障。
  5. 二次回路短接:
    • 在CT二次侧连接仪表、更换仪表、或进行二次回路检修时,务必先将CT二次侧短接,然后方可进行操作。
    • 许多CT的二次端子排上设有短路片或专用短路开关,应充分利用这些安全措施。操作完成后,确认所有连接无误且安全后,再解除短接。
  6. 电缆敷设: 二次回路的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并单独敷设,避免与动力电缆平行,减少电磁干扰。

5.2 如何对CT进行日常维护和检查?

定期的维护和检查对于确保CT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1. 外观检查:
    • 周期: 每次巡视或交接班时。
    • 内容: 检查CT外壳是否清洁,有无破损、裂纹、油污(油浸式CT)、放电痕迹(闪络)。检查瓷套有无缺陷,有无污秽闪络的迹象。
  2. 温度检查:
    • 周期: 定期或通过红外测温。
    • 内容: 检查CT本体及接线端子有无过热现象(用手触摸或红外测温枪)。正常运行的CT温度不应明显高于环境温度。过热可能指示过载、接线松动或内部故障。
  3. 运行声音:
    • 周期: 巡视时留意。
    • 内容: 监听CT是否有异常的“嗡嗡”声或“滋滋”声。异常声响可能提示铁心饱和(二次开路风险)、内部绝缘不良或紧固件松动。
  4. 接线端子检查:
    • 周期: 定期停电检查。
    • 内容: 检查一次侧和二次侧的所有接线端子是否紧固,有无松动、氧化、腐蚀或过热变色现象。确保二次侧接地可靠。
  5. 绝缘电阻测试:
    • 周期: 按照设备检修规程(如每年或每几年一次)进行停电测试。
    • 内容: 使用兆欧表测量一次绕组对地、二次绕组对地以及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符合标准,并与历史数据对比,判断绝缘状况。
  6. 误差校验:
    • 周期: 根据电网或企业规程,对计量用CT进行定期误差校验。
    • 内容: 使用专业测试设备,测量CT的比差和角差,确保其准确度仍符合规定等级。保护用CT也可能进行功能性测试。

六、ct电流互感器运行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

6.1 CT在运行中可能出现哪些常见故障?

  1. 二次侧开路: 这是最严重且最危险的故障,已在2.4节详细阐述。
  2. 二次侧短路: 由于二次回路导线绝缘损坏、接线端子短路或仪表内部故障等原因,导致二次回路短路。表现为连接的仪表无指示或指示很小,保护装置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3. 绝缘击穿: 一次侧或二次侧绕组绝缘因老化、过电压、受潮、机械损伤等原因而损坏,导致绕组之间、绕组对地或对铁心放电、短路或接地。
  4. 铁心饱和: 主要发生在保护用CT。当一次侧电流中含有大的直流分量(如短路故障初期)、或CT容量与负载不匹配时,铁心可能饱和。饱和会导致CT变比误差急剧增大,波形畸变,从而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
  5. 极性错误: 在安装或更换时,一次侧或二次侧的极性接反。会导致仪表指示错误(如电能表反转或测量误差),或继电保护(如差动保护)误动作。
  6. 接线松动或接触不良: 端子松动、氧化或接触不良会增加回路电阻,导致测量值偏小、产生局部过热,甚至引发断路或火花。

6.2 如何处理CT的二次侧开路情况?

当发现CT二次侧开路时,必须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短接: 迅速使用专用的短路片或操作二次短路开关将开路的CT二次侧两端可靠短接。如果无专用短路装置,可使用绝缘良好的导线进行临时短接。操作时务必佩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做好安全防护。
  2. 隔离故障: 如果发现是仪表故障导致二次开路,应尽快将该仪表从回路中切除,并隔离其引线。
  3. 停运检查: 如果无法立即短接或故障复杂,应申请停运一次回路,待一次回路断电后,彻底检查并排除二次回路的开路点(如导线断裂、接线松动、仪表线圈开路等)。
  4. 复位与恢复: 修复开路故障后,仔细检查所有接线是否正确、紧固。确认无误后,解除二次侧短接,方可恢复一次回路运行。
  5. 预防措施: 在日常操作中,任何涉及到CT二次回路的改动或检修,都必须严格遵守“先短接、后操作、再解短”的原则。

6.3 CT的极性如何判断和接线?

准确判断和接线CT的极性至关重要:

  1. 标识法: 最常用也是最直观的方法。CT本体上通常会清晰地标示出一次侧的P1、P2和二次侧的S1、S2端子。P1为一次侧首端(正极性),S1为二次侧首端(与P1同极性)。接线时,P1应接电源来线方向,S1接测量或保护设备的同名端。
  2. 直流法(推荐):
    • 方法: 在CT的一次侧P1、P2端子之间,通过一个开关接入一块低压直流电源(如干电池)。在二次侧S1、S2端子之间串联一个量程合适的灵敏直流电压表(或微安表)。
    • 判断: 当合上直流电源开关的瞬间,若电压表指针向正方向摆动(或电流表有正向电流),则S1与P1为同极性端;若指针反向摆动,则S1与P1为异极性端。断开开关时,指针会反向摆动。
  3. 交流法(比较法):
    • 方法: 通常需要两台相同变比的CT。将两台CT的一次侧串联后接入一个正常工作的交流回路。将其二次侧串联一个交流电压表。
    • 判断: 如果两台CT的极性接线相同,二次侧电压表指示应接近零或很小;如果极性接线相反,电压表指示将是两台CT二次电压之和(或近似两倍的单台二次电压)。
  4. 接线原则:
    • 确保一次侧的P1(或标识为“+”)与主回路的电源侧相连,P2(或标识为“-”)与主回路的负载侧相连。
    • 二次侧的S1(或标识为“+”)与仪表或保护装置的输入正端(或同名端)相连,S2(或标识为“-”)与仪表或保护装置的输入负端(或公共端)相连。
    • 对于差动保护,严格的极性匹配更是生死攸关,一旦接反会导致严重的误动作。

6.4 如何确保CT在极端条件下的可靠运行?

为确保CT在各种复杂甚至极端条件下仍能可靠运行,需要从设计、选型、安装到维护全方位考虑:

  1. 环境适应性选型:
    • 温度: 根据运行环境的最高和最低温度,选择工作温度范围符合要求的CT。
    • 湿度: 高湿度环境应选用密封性好、防潮性能优良的CT,如环氧树脂浇注式或SF₆气体绝缘式。
    • 污染等级: 户外CT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污染等级(如重污秽、中污秽等)选择爬电距离足够、抗污闪性能好的瓷套或复合绝缘子。
    • 海拔: 高海拔地区空气密度低,绝缘强度下降,应选择为高海拔环境设计的CT。
    • 振动与冲击: 在可能存在机械振动或冲击的场所,应选择抗振性能好的CT,并采取减振措施。
  2. 充分考虑过载能力与热稳定:
    • 热稳定电流 (Ith): CT在短路故障时能承受的短时热电流值,应大于等于回路的计算短路电流。
    • 动稳定电流 (Idyn): CT能承受的短时机械冲击电流值,通常指短路电流的峰值,也应大于等于回路的计算短路电流峰值。
    • 准确限值系数: 对于保护用CT,要确保其准确限值系数能够覆盖系统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故障电流,以保证在大电流下仍能准确输出信号。
  3. 关注暂态特性(尤其保护用CT):

    在故障发生瞬间,电流中可能含有较大的直流分量。传统的CT可能会因直流分量导致铁心饱和,无法准确传递故障电流波形。因此,对于需要精确瞬态响应的保护回路(如距离保护、母线差动保护),应选用具有优异暂态特性的CT(如TPY、TPZ、TPS型),确保在暂态过程中不饱和或延迟饱和,为继电保护装置提供真实准确的故障电流信息。

  4. 抗电磁干扰设计:

    二次回路应采用屏蔽电缆,且屏蔽层可靠接地。电缆敷设时应远离强磁场源和高压动力电缆,以减少外部电磁干扰对测量和保护信号的影响。

  5. 严格的质量控制与出厂测试:

    选择知名品牌、通过严格质量认证的CT产品,确保其设计、制造和测试均符合相关国际和国家标准。

  6. 完善的预防性维护计划:

    严格执行定期维护和测试计划,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如绝缘劣化、接线松动、过热等,防患于未然。

  7. 冗余与备份:

    在关键的保护回路中,考虑采用多套CT或不同类型的CT进行冗余配置,即使一套CT出现故障,备用CT仍能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保护动作。

综上所述,ct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准确选型、规范安装以及精细维护,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By admin

发表回复